角声吹彻小梅花。夜长人忆家。译文及注释
译文
我长年在外漂泊,足迹遍及天涯海角。那回家的好梦,却总是姗姗来迟。但见星光与月色浸透了窗纱,映照出一枝梅花的斜影。
我的愁肠没有被愁断,两鬓却已斑白。最近,身体也越来越消瘦了。运处传来角声,吹着哀哀的《小梅花》。长夜漫漫,我又想起了远方的家。
注释
阮郎归:词牌名。又名《醉桃源》、《醉桃园》、《碧桃春》。双调四十七字,前后片各四平韵。
为客:作客。
归路:回家的路。
赊(shē):遥远。
无端:无因,没来由。
浸:指月光射进窗内。
鬓(bìn)先华:谓双鬓生出白发。
新来:最近以来。
《小梅花》:乐曲名。
参考资料:
1、王友胜选注.唐宋词选:太白文艺出版社,2004年05月第1版:第411页
2、高远主编.学生必背 唐宋词三百首:新疆人民出版社,2001.01:第224页
创作背景
据《四库全书总目(惜香乐府)提要》云:“长卿恬于仕进,觞咏自娱,随意成吟,多得淡远萧疏之致。”这首词大约为长卿考取仕途后辞帝京,纵游山水,居于江南,遁世隐居时期写的一首词。
参考资料:
1、唐圭璋等著 . 《唐宋词鉴赏辞典》(南宋·辽·金卷).上海 :上海辞书出版社, 1988年版(2010年5月重印): 第1461-1462页
鉴赏
赵长卿这首《阮郎归》,题为客中见梅。词的意蕴是以梅花象征客子,词的主旨在题目藏而不露。
“年年为客遍天涯。”年年为客,极写飘泊时间之漫长。遍天涯,道尽飘泊空间之辽远。词人开篇径言与家乡的隔绝,真实地道出心灵上所担荷的羁愁之深重。“梦迟归路赊”。还家的好梦,总是姗姗来迟,使客子梦中还家暂消思愁的机会都没有。现实冷峻,摆在面前:归路迢递,归不得也。首句述离家之久之遥,已使读者深为之伤感,次句又言客子归家之情,即在梦中亦不可伸更使读者倍感心中的郁闷不可发泄。
短短两句,便可动人之心,词人感情之真挚,笔力之深厚,可窥一斑。显然,客子这一夜,又是一个不眠之夜。“无端星月浸窗纱。一枝寒影斜。”榻上辗转,忽尔见到那浸透了月光的窗纱上,映现出一枝梅花横斜的姿影。月光溶溶,柔和似水,星光点点,闪铄其间,愈发衬托出梅枝清峻。“无端星月浸窗纱,一枝寒影斜。”一笔便写出梅花“清绝,十分绝,孤标难细说”(长卿《霜天晓角·咏梅》)的神理。妙笔也。
“肠未断,鬓先华。”换头遥挽起笔,不写梅花,转来写人。年年天涯,梦迟路赊,纵未愁断,也已是早生了白发。人自然是:“新来瘦转加。”一天天憔悴下去了。“角声吹彻《小梅花》。”古人常因笛中之曲有《梅花落》,大角之曲有《大单于》、《小单于》、《大梅花》、《小梅花》(《乐府诗集》卷二十四),而想象梅花有情,笛声角声,使之伤心,甚至凋落。当角声吹彻《小梅花》曲之时,正梅花极具伤心难堪之际。
这紧紧衔连客子伤心难堪之至极,此情、此境,究为怜梅耶,抑为自怜耶,不知梅花为客子之幻化欤,抑或客子为梅花之幻化欤,恍难分辨。结句一唱点醒:“夜长人忆家。”此一句最是深情通篇之感触、皆汇于此。年年天涯,何尝不是漫漫长夜今日无眠,数年来又何曾安枕过。以“家”字结穴,意尤味深长。这正是全幅词情的终极指向。而在赵长卿词中,家与梅,又原有一份亲切关系。长卿《花心动·客中见梅寄暖香书院》云:“一饷看花凝伫。因念我西园,玉英真素”。“断肠没奈人千里”,“那堪又还日暮”。可以发明这首词结穴的言外之意。见梅思家,尤为刻挚。结得朴厚、含蓄。
赵长卿简介
宋代·赵长卿的简介
赵长卿号仙源居士。江西南丰人。宋代著名词人。 宋宗室,居南丰。生平事迹不详,曾赴漕试,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。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,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,后辞帝京,纵游山水,居于江南,遁世隐居,过着清贫的生活。他同情百姓,友善乡邻,常作词呈乡人。晚年孤寂消沉。《四库提要》云:“长卿恬于仕进,觞咏自娱,随意成吟,多得淡远萧疏之致。”
...〔 ► =$docheckrep[2]?ReplaceWriter($ecms_gr[writer]):$ecms_gr[writer]?>的诗(370篇)〕猜你喜欢
- 深知身在情长在,怅望江头江水声。
- 山有木兮木有枝,心悦君兮君不知。
-
悲莫悲生离别,乐莫乐新相识,儿女古今情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: 《水调歌头·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》
-
琵琶弦上说相思。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。
出自 宋代 晏几道: 《临江仙·梦后楼台高锁》
- 人老去西风白发,蝶愁来明日黄花。
-
小轩独坐相思处,情绪好无聊。
出自 宋代 石孝友: 《眼儿媚·愁云淡淡雨潇潇》
-
落絮无声春堕泪,行云有影月含羞。
出自 宋代 吴文英: 《浣溪沙·门隔花深梦旧游》
- 戚姬髡发入舂市,万古共悲辛。
-
风急桃花也似愁,点点飞红雨。
出自 宋代 如晦: 《楚天遥过清江引·有意送春归》
- 不知何岁月,得与尔同归?